彼此“治愈”后,他们辞别了黄鹤楼
武大的樱花开了,然而很寂寞。
一位武汉朋友在朋友圈发了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我突然发现从李白送孟浩然之后,一千多年来这首诗第一次被引用得这么恰切贴题。支援武汉抗疫近两个月的外省医疗队,还有谁比他们更当得起武汉“故人”这个角色?
从3月17日,他们将陆续撤离湖北及武汉,投入新的抗疫工作中。在这个烟花三月里,他们没有时间一览荆楚风光。但湖北人民想再见到他们,襄阳市、武汉黄陂区、黄冈市等多地推出“感恩卡”,对于驰援湖北各地的外省医疗队员及其亲属,提供终生免费酒店住宿、免费参观景点等服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为部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送行时,称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据统计,疫情发生后全国共有346支医疗队4.26万人驰援武汉和湖北。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这么多医疗力量短时间内疾赴武汉,真的很难想象武汉及湖北现在的状况。而能如此高效地在全国范围抽调医疗队伍,则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没办法“抄作业”的原因。疫情完全过去以后,我们应该总结完善,也应该反思检讨。而在这一切之前,我们先要说一声谢谢。
回首这两个月,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发生了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有感动,有悲伤,也有焦虑和无奈。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特殊场景之下的那种医患关系。有一则新闻说,有患者从方舱医院出舱的时候,特别不想走。在这里大家一起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吃一样的饭菜,接受一样的治疗,还有医护人员贴心的鼓励和护理。在城市生活中疏离已久的人们,仿佛与久违的集体生活重逢。
在举国防疫的特殊场景下,医疗行为似乎暂时超脱了治疗与被治疗的单向关系,我们能看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贵州省安龙县一位援鄂护士回忆:有一位老年患者,老伴已病逝,他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家里的事。有时候医患两人就这么握着手不说话。这样的倾听,这样的握手,是不是医学救助的一部分呢?
有一则很有名的墓志铭,给医学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偶尔去治愈,经常在帮助,总是去抚慰。这次新冠疫情中,武汉的患者有一个很特殊的背景:他们往往是一个家庭都被感染,甚至一家人中好几个人都病逝。对那些接受治疗的患者而言,强大的负面情绪,也许比病毒本身的伤害都大。如果仅仅把他们当成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对象”,按时按点给药、上设备,很难想象治疗效果会怎样。上海医疗队就曾发出一条指令,医护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尽量多在病房停留一会,和患者多交谈一会。
交谈是一味药么?也许那些康复后的患者会告诉我们答案吧。
疫情初期,有一位90岁的老奶奶守护患病的64岁儿子,最早说出这事的,正是被奶奶感动的医生。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镜头,一位患者请医生倒一杯水,等医生倒好后,这个患者已经去世了,那名医生失声痛哭。在这些电光火石的瞬间,我想医生在当下对于亲情、对于生命,一定会有一种很深刻的感悟。这也许就叫互相治愈吧。
我们都清楚,如果恢复到日常的医疗场景中,这种理想的医患关系很难持续下去。有人说疾病就像一场战争,灾难过后总会改变一些什么。那些参与到、或者注视着这场抗疫行动的所有人,也许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如何迎接你的病人、如何感谢你的医生。更应该考虑,如何依靠体制性改革,让我们的医患关系不断地向这种理想状态迈进。
我十分确信,所有参与过这场行动的医护人员,他们一定会比以前更坚强也更“柔软”了。重新回归自己的位置后,他们也都会成为当地医疗队伍的中坚力量。从“非典”以后,每次出现呼吸系统传染病疫情时,全国的人都想听听钟南山怎么说,他说没事人们就心安了。这是抗击“非典”中锤炼出来的信任。幸运的是,这次抗击新冠疫情行动中,我们看到新一代医生中也出现很多这样有担当的人。
仁心妙手,薪火相传。白衣胜雪,民赖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