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临床怎么处理?
临床上,高血压一直是麻醉师和外科医生头疼的问题。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更注重手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因此仅仅关注血压是不够的。即使是控制血压的意图,但由于导致围手术期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往往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一旦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麻醉科就不得不停止手术。这导致手术计划受到严重破坏,但也常常导致患者的不满。
对于麻醉师来说,除了为手术提供手术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确保病人的安全。血压的变化直接反映病人的循环状况。血压控制不善将严重增加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面对外科医生的紧急询问,麻醉师经常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他们没有受伤,外科医生将按照计划进行手术,这无疑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风险;如果手术停止,就会向医院打电话,而支持手术的医院领导自然会受到谴责。
为了使麻醉师能够冷静地处理这些特殊情况,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相关外科部门熟悉的临床管理途径。
围术期麻醉期间,重度高血压比基础血压高30%,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因此,我们不必再担心有多高的血压才能停止手术。
目前,确定围手术期血压基本值的方法是患者术前在等候区测量的平均血压和进入手术室后首次测量的血压。
特别要指出的是,病人镇静程度越高,基本血压的参考值就越高。
我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0%≤60%,而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0 mm,脑卒中的风险就增加46%。此外,在短时间内血压的快速下降可能会显著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因此,当发生严重高血压时,应采取渐进控制性降压措施。一般来说,在初始阶段(几分钟至一小时内)血压控制的目标是使平均动脉压降低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
在接下来的2至6小时内,血压下降到一个更安全的水平,一般是160/100毫米汞柱。记住,不要盲目地把血压降到120毫米汞柱。如果血压水平可以忍受,那么临床状况就会稳定下来,血压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会逐渐降到正常水平。
在降血压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升高的程度、靶器官损害及综合临床情况,并根据人群制定具体方案。
消除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为了防治围手术期严重高血压,有必要了解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术前血压控制不良、术前紧张、气管插管反应、术中麻醉深度浅、镇痛不完全、强手术刺激、嗜铬细胞瘤手术、气管拔管等。
因此,在围手术期麻醉期间治疗突发性高血压必须根据其原因进行:
1.检查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的手术情况
第二,观察麻醉的深度是否太浅,麻醉的深度是否太浅,可以加深麻醉和充分的镇痛。
3.深化麻醉后血压仍高的,应考虑联合使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血压。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如下:
硝酸甘油虽然疗效稍差,但对心肌缺血的防治效果很好。静脉滴注25μ,2 min/5 min。
艾司洛尔是心率较快的患者的最佳选择。艾司洛尔25~100毫克静脉滴注,但对支气管疾病患者禁用。
尼卡地平更适合于支气管疾病、低血压及改善脑血流的患者,尤其适用于颅脑手术,静脉滴注0.2~0.5mg,5≤10 min有效。
乌拉地尔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大剂量使用不会引起过度低血压,是诱发中度低血压(平均动脉压70 mmHg)最合适的药物。静脉滴注10~50毫克,有效持续5分钟。
拉贝洛尔不增加颅内压,能维持生命器官的血流量,主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急症或肾功能衰竭,静脉滴注20~100 mg。
4.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看是否有高碳酸血症。如果有高碳酸血症,考虑更换钠石灰、过度通风等。
5.如有必要,可泵注血管活性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或尼卡地平)或β受体拮抗剂(艾司洛尔),硝普钠用于硝普钠停药后血压的快速低血压和快速恢复,0.2 5~10 mg/(kg·min)的剂量持续输注并有即时效果,使用大剂量时应注意监测动脉血气以避免代谢酸中毒,应注意硫氰酸盐中毒的可能发生。
6.若施行嗜铬细胞瘤手术,张力、创伤刺激和肿瘤部位受压可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和高血压危象,治疗措施如下:在治疗或术前准备嗜铬细胞瘤时,应用α和β受体拮抗剂降低血压,术中如发生高血压危象时,可迅速使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1mg。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乌拉地尔、雷贝拉等,也可使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乌拉地尔、雷贝拉等。
总之,降压的价值不是关键,要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是关键。因此,外科医生和麻醉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